首页

踩踏之家之碎蛋

时间:2025-05-29 17:04:06 作者:青海境内黄河、长江、澜沧江干流水质持续达优 浏览量:30616

  中新社西宁5月28日电 (记者 孙睿)“黄河干流、长江干流、澜沧江干流、黑河干流境内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状况优。”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建昱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2007年起,截至2024年底,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重要干流在青海境内的水质已持续达优。

  当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月2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越冬候鸟与丹霞地貌相映成趣。(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地处三江源头的青海河流湖泊众多,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500余条。该省南部三江源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

  刘建昱表示,去年,青海省35个地表水国家考核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青海湖湖体2个国家控制监测断面水质保持自然状态,62个地表水省级考核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8.4%。其中,黄河干流、长江、澜沧江、黑河流域境内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状况优;湟水流域、柴达木内陆河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湟水流域32个国省考核监测断面年均水质首次出现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状况优。(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交通银行回应App无法转账:网络通讯故障 目前已恢复

记者:两年前,您接受我们专访时曾说,认为本地流行文化出现了新的景象。随着两年过去,这样的新景象是否继续蓬勃发展,出现了更多可喜的成绩?

一习话·清澈的爱丨75秒看见人民共和国75年跨越

目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回首过往,“申遗之路”凝聚着中国无数文化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彰显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与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条奋进之路见证平凡、孕育伟大,新时代文化工作者,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为丰富人类文化宝库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智慧与力量。让我们继续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精心雕琢民族文化瑰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为绚烂夺目的光彩,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作者:谭笑通)

习近平在出席“上合组织+”会议时呼吁,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

针对治湖资金难题,会议明确“市财政今明两年每年拨1000万元”,占当时厦门市基本建设支出的近10%。持续的财政投入,为筼筜湖的蝶变奠定了资金基础,也对是否要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

博雷利:加沙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墓地”

武汉3月21日电 (记者 梁婷)2024“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21日在武汉开幕。开幕式上,2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1280亿元(人民币,下同),涉及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

第二届弘扬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聊城举行

重庆气象部门的“1131620”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将趋势提示的提前量延伸到1个月、1周,又把预警发布末端阶段细化为2小时气象警报、0小时雨情通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